青海:实干工程现担当 筑牢屏障展作为丨巨灾防范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
自巨灾防范工程实施以来,青海省地震局全力践行“防震减灾造福人民”初心使命,发扬高原精神,积极抢抓项目机遇,完成了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灾害防御两大体系、五大任务建设,全省防震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充分展现地震工作者的担当与作为。
地震监测与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依托巨灾防范工程,更新配备千余套固定观测设备、流动观测设备、异常核实装备以及地震监测备机备件,41个地震观测站仪器设备全方位焕新升级。同时,完成地震网络安全系统构建,确保全省地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与稳定;对现有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与视频会议系统整合升级,满足全省震时灾情回传分析、结果及时产出、信息实时展示、应急统筹调度等多元应急服务保障需求。首次建成地球物理观测流体基准站3个,进一步丰富地震观测手段,提供更为专业、更先进的平台,助力深入探索地震活动规律,提升地震监测预报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青海省地震局地球物理观测流体基准站
地震灾害防御与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巨灾防范工程采购的这些设备,补足了我们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在地震活动断层探查、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实际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高效有力保障业务开展”,青海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主任苏旭表示。
依托巨灾防范工程,配置全频带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地质雷达观测系统等9类先进设备。融合相关领域的探测数据,构建一体化地震构造环境探查技术体系与数据源,满足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基础需求,实现业务装备和系统全面提升。在地震活动断层探查工作中,借助各类探测系统的数据融合分析,能够更清晰地勾勒出断层的分布和特征,为准确评估地震潜在风险提供关键依据。
基层工作基础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着眼提升青海省地震观测站点标准化智能化水准,完成137个地震监测一般站的标准化改造及智能化升级,9个地震站的运行环境和基础设施改造。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格尔木中心站、西宁中心站的业务用房焕然一新,为地震监测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硬件支撑。
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成果
未来,青海省地震局将持续深化巨灾防范工程建设成效,巩固拓展工作成果,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全力推进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为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贡献更为磅礴的力量。
(责任编辑:雷蕾)
信息来源:中国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