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中国地震局 中国科协关于印发《“十四五” 防震减灾科普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4-18 08:42 浏览次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中国地震局各直属单位: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部署,为增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协联合制定《“十四五”防震减灾科普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地震局          中国科协

2021年12月22日   

“十四五”防震减灾科普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实现防震减灾科普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依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总体要求与战略部署,按照《中国地震局“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要求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一)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期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对接国家科普事业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等,贯彻落实《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和两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会精神,开拓进取,守正创新,防震减灾科普能力明显提升,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政治引领更加突出,始终坚持党对科普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两个至上”,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方针,把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各地应急、科技、教育、科协、地震等部门协同合作机制逐步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正在形成,广泛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主题活动卓有成效,“六进”活动扎实开展,在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段,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打造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作品大赛、知识大赛、“千场讲座”等品牌活动,科普深度与广度得到有效提升。科普创作成果丰硕,生产发行电影、图书、科普剧、动漫、微视频、绘本、挂图等大批多种形式的优秀作品,多部作品获得省部级奖励。防震减灾科普支持地震多发区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发挥普及知识、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业务能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79个、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94所,防震减灾科普内容逐步进入各级科技场馆,地震系统网站、新媒体矩阵传播效应显现,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初步形成由专兼职人员组成,包括专家和志愿者在内的科普人才队伍。

(二)机遇挑战

面临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地震安全作为平安中国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组成,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和提高地震灾害综合防治能力、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转型要求,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开拓了新格局。创新供给、融合传播、智慧服务、社会协作、精准评估成为科学普及新常态,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应用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提供了新动能。

面临挑战。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未来五年我国震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在产业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大震巨灾风险考虑有待加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机制还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的科普转化不够,融媒体传播平台建设滞后,高质量科普作品创作与推广不足,共建共享的核心资源库尚未形成。

总体上看,“十四五”时期我国防震减灾科普事业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着眼“两个大局”,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和把握防震减灾科普发展规律,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为依托,以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加强防震减灾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精品化生产、智慧化传播、社会化协作、国际化发展、法制化保障,实现防震减灾科普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科普工作全过程,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坚定初心使命,聚焦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为实现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坚持“两个至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求。

强化创新拓展。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把握防震减灾科学发展趋势,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资源供给侧改革,不断加强精品创作、活动创新和融媒体建设,扩大防震减灾科普覆盖面、传播动能和影响力。

坚持精准施策。科学认识和系统把握地震致灾规律及防震减灾科普规律,围绕不同人群和区域的科普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科普策略、创作科普产品、组织科普活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评估。

扩大开放合作。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落实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化国际国内和部门内外合作交流。完善地震部门与应急管理、科技、教育、科协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共享、开放、协调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局面。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科普精品创作规模不断扩大,与社会公众地震安全需求相适应的科普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科普平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精准化传播水平有效增强,防震减灾科普品牌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科普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与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科技创新、地震应急服务等领域融合式发展的现代化科普体系基本建成。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众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

——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弘扬防震减灾科学精神、传播防震减灾科学思想、倡导防震减灾科学方法,研究构建我国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的评价体系。

——形成以科普图书、音视频、交互性产品等为核心,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科普产品体系。出版精品图书20部,发布特色音视频作品累计时长超1000分钟,向社会推送百部科普精品。

——打造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防震减灾融媒体、流动科普场馆等功能互补的传播平台。新增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50个、示范学校500所,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总量增加3000个。推进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每个市(地、州、盟)建设1个包含防震减灾内容的综合性科普场馆。

——推进科技人员和科普人员深度融合,吸引各类人才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动员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实践。遴选30名国家防震减灾首席科学传播师,300名省级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

——推进科技与科普融合,力争80%以上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有科普产出。

——社会化参与程度明显提升。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培育一批与科普工作衔接紧密、能力突出、效益明显的社会组织、企业。

三、主要任务

(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安全发展需要,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和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战略,依托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等重大项目,坚持科普为政治夯基、为发展赋能、为安全服务,加大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科普服务力度,为防震减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安全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聚焦应急科普服务,在突发地震事件发生后,发挥跨行业、跨部门合作机制,及时发布科普产品,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坚持日常科普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经常性科普与集中式科普相统一,建设防震减灾融媒体核心资源库,强化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加大应急科普作品的传播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地震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面向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六进”,推进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等,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传播防震减灾文化,激发防震减灾科学兴趣,有效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科学素质。

(二)加强科普创新创作,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多元化供给能力

丰富科普创作内容。加强科普与防震减灾业务各层面、各环节融合发展,围绕地震监测预警、现代化站网建设、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等,创作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科普产品,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地震监测预警、地震活动断层、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安全性评价、减隔震技术、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科学知识和实用方法。

推进科普源头创新。发挥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研究机构科普源头创新作用,鼓励院士、优秀科学家和科技创新团队丰富科普创作与产出,推动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转化。加强科普内容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科学工程融合创作。依托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等强化科技项目成果科普转化,提升科普产品科学性、权威性。

鼓励支持科普原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挖掘、整理和传承防震减灾文化,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繁荣产品创作,促进原创优秀科普作品不断涌现。加强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共同策划创作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的防震减灾科普精品。

大力推进科普场馆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特色鲜明、标准规范的原则,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进各级科普实体场馆,推进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每个市(地、州、盟)建设1个包含防震减灾内容的综合性科普场馆;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建设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博物馆),开发现代科普展品展项。充分发挥地震科普馆、抗震纪念馆、地震监测中心站、重点实验室等作用,在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向社会公众开放。

(三)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传播能力

创新科普服务模式。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依托满足公众需求的各种社交媒体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用户数据资源,创新用户驱动的科普服务模式,实现科普信息即时获取、精准推送,提高防震减灾科普传播效率。

建强融合传播平台。充分发挥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示范作用,建强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新媒体等科普传播平台,创建中国地震科普网品牌。依托防震减灾融媒体建设,推进图书、报刊、音像等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做强融媒体品牌,显著提升科普传播能力。积极发挥省市县地震主管部门信息发布平台科普传播作用,引导主流媒体平台和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平台参与科普传播,实现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多渠道推送传播。

用好社会传播平台。依托“科普中国”平台,创作、引导优质科普资源进入中小学校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融入社会媒体和公共科普馆,提高传播能力。鼓励传媒、广告等相关行业和各类机构加大科普知识、热点事件、科技人物、科技成果等传播力度,提升科普传播效益。

(四)加强科普业务、人才和制度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体系整体效能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业务体系建设。推进“国省两级、辐射市县”防震减灾科普业务体系建设。统筹谋划、建立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业务布局,理顺科普业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相应的业务流程、标准和规范,强化基层科普指导,确保科普工作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人才体系建设。强化开放合作,建立国家、省级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队伍,支持鼓励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社会各界人才参与科普工作。各省级地震部门要建设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着力完善科普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科普组织管理机制,制定科普工作规则,健全省(区、市)科普业务运行工作制度,编制科普场馆建设、示范学校认定等标准规范,建立以公众关注度和满意度为核心的科普评价体系,推动科普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五)深挖防震减灾科普潜力,提升社会化国际化水平

扩大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途径。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深化与应急、科技、科协、教育等相关部门、行业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团作用,探索创新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普合作模式。

推动防震减灾科普产业发展。结合防震减灾科普领域工作实际,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资源,探索科普市场化运作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科普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参与科普活动,参与科普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逐步形成防震减灾科普产业链。

建立防震减灾国际合作机制。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交流,推进科普资源国际共享,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中国-东盟”等扩大防震减灾科普国际影响,为其他国家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四、重点工程

(一)防震减灾科普品牌创建工程

围绕“了解地震,减轻风险”科普主题,推动建设以科普作品、科普活动为主体,以融媒体中心为载体的科普品牌体系,创建个性独特、内涵丰富的科普品牌形象,打造核心科普创作团队,研发创作高质量科普产品,组织特色科普活动,加强科普品牌落地应用,提升品牌效应和传播效益。

实施科普精品创作。持续创作院士系列科普图书,做好衍生科普产品创作,“十四五”期间产出不少于10部(件)院士系列科普精品。聚焦社会公众需求和行业核心职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公共服务等领域不少于5部(件)科普精品。结合国内重大地震事件周年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拍摄制作主题科普视频。推动“防震减灾优秀科普作品榜”建设,不断增强科普作品创作源头活力。建设防震减灾融媒体核心资源库,规范防震减灾科普产品标准。

深入推进科普主题活动。扩大防震减灾科普供给,以面向民族学校开展图书捐赠、科普讲座、应急演练、教师培训等系列活动为抓手,引领带动各地中小学校广泛参与,着力提升青少年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持续打造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作品大赛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精品活动。发挥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开展“云游科普馆”“防灾馆游学”“科普体验营”等系列活动。

(二)防震减灾科普智慧服务工程

搭建智能化科普传播平台。充分发挥防震减灾融媒体中心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普传播研究中心作用,加强中国地震科普网建设,提升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等科普智慧服务水平,打造集需求分析、选题策划、产品创作、产品发布、效果评估于一体的科普综合业务平台,推动传播方式、组织运营、服务推广等创新升级,为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提供多种界面(网页、公众号、自媒体、智能终端APP、小程序等)的全天候防震减灾科普信息精准服务。推进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中布设全媒体终端,提升科普宣传覆盖面。

加大先进技术应用。建设中国数字地震科普馆。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静态图像和远程控制视频点播系统、3D打印等高新技术,运用高分辨率三维数字影像展示、人机互动、实物及模型展示、房屋设施地震反应体验等形式,开发包括科普动漫、科学实验、互动游戏、情景视频等科普精品智能课程,提供智慧科普服务。

(三)防震减灾科普主体培育工程

组建防震减灾科普“国家队”,培养防震减灾科普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培训力度,通过项目带动、交流合作等措施,打造科普核心力量。鼓励科技人才产出精品。实施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培育计划,联合中国科协扶持培育防震减灾科普专家,打造防震减灾科学传播权威专家团队。

夯实科普阵地,在现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支持打造1-2个示范性精品科普场馆,逐步形成主题鲜明、分布合理、针对性强的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体系。到2025年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50个、示范学校500所,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总量增加3000个。加强地震遗迹遗址的保护和发掘,推动建设国家地震遗址遗迹公园。

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加科普工作,壮大防震减灾科普志愿者队伍。定期面向社会发布科普创作指南,通过举办科普展览会等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利用新技术开发科普产品,推动主题展览巡展和科普产品交流展示,培育一批从事地震科普策划、设计、创作、展览的企业单位。强化各级政府机构、各行业部门的科普资源共享,实现科普产品更新迭代,推动防震减灾科普高质量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强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强化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重大举措有效落地,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政策支持

建立科普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防震减灾科学技术成果奖科普专项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将科普成效纳入各类基础科研项目、重大科技任务的绩效评估体系。压实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把科普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推动科普工作业绩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体系融通对接。在表彰奖励、人才计划实施中充分考虑科普,并予以支持。

(三)完善经费保障

把防震减灾科普规划组织实施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推动科普与其他工作同步安排,建立考评体系,加强经费使用绩效考评。保障财政科普经费投入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建设科普场馆、开展科普活动等多种形式投入科普,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地震科技项目、专项任务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用于防震减灾科普。探索建立社会资金投入机制,发挥市场作用,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推动防震减灾科普产业发展。

(四)加强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督查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公布进展情况报告。


相关解读:图解《“十四五”防震减灾科普规划》

供稿:中国地震局

信息来源:江苏省地震局